合同/ 范文大全/ 木兰诗教案/ 导航/

2024木兰诗教案

2024木兰诗教案。

小编为您精选了这份特别的“木兰诗教案”希望您感到满意。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对你有所帮助请将它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们!

木兰诗教案 篇1

由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朗读诗歌,感受音韵美。首先师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易读错字)机杼可汗燕山鞍鞯鸣溅溅扑朔迷离金柝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节奏明快的语言特点,并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教师点名朗读或学生自荐,要求其余学生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比如用较慢的语速读出开篇的忧愁,欢快的节奏读出归家喜悦。第三环节:扫清障碍,理解诗意。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需要砸实的重点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第四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情节。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首诗情节具有传奇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再现,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先小组内讲讲,让学生有点准备时间,再小组推荐选同学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或补充或评点。这个过程的最低要求是流畅、完整;我们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放飞想象力,加上合理的想象。第五环节:合作探究,赏析形象。请同学用一句话“我从——中看出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这一环节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然后举手发言。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主要是培养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可能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等。用学生分析的词语生成板书。例:木兰勤劳善良勇敢淡泊名利热爱生活可以在学生说不出的时候给个示例导一下,不在一开始就示范。学生回答程度好的话,不必提。示例: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孝顺的人,她不怕战场上的凶险环境,这也是她爱国精神的体现。她也很体贴父亲,否则不会承担父亲的责任。赏析之后请学生试读。比如示例就应读得果敢坚决,体现出木兰的勇敢。总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在读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第六环节:竞背。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在3分钟内看谁背的最快最准。第七环节:布置作业-----背诵《木兰诗》。第二课时:第一环节:复习齐背这首诗,回忆: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木兰在你心中的形象?意在复习人物形象与锻炼概括能力。第二环节: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运用点拨法,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并能理解这样安排的用意。看一段赵薇版的《花木兰》的视频,一分钟。其中多是宏大战争场面的渲染。这个视频承接上节课的形象分析,又可由此生发出详略的安排问题。①《木兰诗》里有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写的是什么?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木兰奔赴战场,速度极快,像飞一样的。用了夸张的修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的是边疆的夜景。这里有很大想象空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的是战争的残酷,征人归来。思考②为什么刻画一个战斗英雄,却没有战场上的详细描写,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讨论学生可能提到的有:跟父母的对话、出发前的准备、木兰归来的情形。总之,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点拨:繁简详略跟作品要表现的形象,表现的主题有关。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发言。师总结:这首诗不是要塑造一个雄赳赳的武夫形象,而是要突出她身上种种优秀品质。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板书)女儿情怀英雄形象(详)↓(略)热爱和平的杰出巾帼英雄学习写作手法,不仅是为了研究本诗的布局谋篇,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第三环节: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我设计的过渡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木兰这个形象惹人喜爱,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然后完成课后题“互文”“排比”“顶针”的用法第四环节:比较阅读。提供一段同题材的散文,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①《木兰诗》中与上文“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几句是:②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木兰诗教案 篇2

初一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2、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课文难点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题解: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正音:

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bang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二、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略)

1、朗读全诗

2、指句串讲。适时补充指导。

3、指名复述故事。

三、朗读、翻译全诗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忆复习课文

二、探究课文

1、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同学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提问:这首诗叙述了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

4.按情节的内容发展出征、打仗、还乡可分几段

5、最喜欢诗的哪一段或哪一部分呢?为什么喜欢?谁来说一说?

比如: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两句诗,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女孩子,因此她下定了替父从军的决心,“从此替爷征”。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几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前紧张的准备工作,而且读起来也很顺口。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能让人联想到木兰到底在想什么。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几句描写了北方塞外特有的景色,概括了木兰十年的从军生活。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冷的夜晚,点点星光照在木兰的铠甲上,的确是传神之笔。请同学们思考:十几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了这短短的六句诗来描写呢?

(学生思考,讨论。)

可以从木兰的女扮男装,从天气呀,地势呀,交战双方呀,多个方面展开想象。

三、交流讨论。

出示问题: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呢?

四、结束新课。

学了花木兰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新课

二、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

1、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

2、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

3、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

4、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

5、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

6、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

7、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三、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

四、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五、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

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作为一个女子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不被同伴识破,足见其才干非凡。

六、分析诗歌写法上的特点

七、总结全诗主题

教学反思: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是一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文,它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合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在前面地教学中学生未真正接触过这类的诗文,如何带领学生欣赏这类的古诗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古典诗文的熏陶与感染,是教学前一直思考的问题,思考过后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主要的教学思路:

一、立足学生实际,突出教学主线。

《花木兰节》一课,我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以指导朗读和分析木兰形象作为教学主线,设计为了“朗读诗篇---疏通诗意---认识木兰---- 品读语言-----想象表演------构思练笔”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教学,让语文的人文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重视朗读,感受诗词的语言美。

诗歌的'鉴赏,我认为首先就是加强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指导。《木兰诗》这一诗文音韵节奏明显,语言质朴生动,多为长短句,是一篇十分适合吟诵和弹唱的诗文,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诗歌的语言之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诗歌的味道和意境。

三、深入文本,感悟英雄形象美。

《木兰诗》一直被视为英雄的赞歌。文中的木兰则是一位千百年来备受喜爱的形象,如何深入地理解这一英雄的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前学生对英雄这一形象的理解与把握仅限于是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的人。但《木兰诗》一文对于战争的描写仅仅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文章作者多了大幅地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木兰战争前、战争后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本文立意的重点并不是仅仅在于木兰不畏艰难战斗沙场的英勇,而在于把她当做是一个“女英雄”的角度来描写,使学生对英雄这一含义的理解更为宽广,认识到文中的木兰是一个勇于承担男性的职责,主动为国参战,立了战功却不幕高官俸禄一心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的英雄。学生有了对花木兰这个英雄的内涵的深入认识,也更较容易地理解了人们对木兰这一形象广为喜爱的原因。

在《木兰诗》课堂中也存在这缺陷。在如何能让学体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方面,我做得还不够。诗歌教学还应充分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在这些方面我做得还不够使得这篇课文的教学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想:教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肯定、否定与再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进步的。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正因为遗憾,它会鞭策着我不断前行,不断追索!


更多《木兰诗》文章推荐阅读:

1.《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2.诗歌《木兰诗》原文赏析

3.《木兰诗》作品赏析

4.《木兰诗》全文翻译

5.《木兰诗》说课稿

6.《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7.《木兰诗》阅读答案【精选】

8.读《木兰诗》有感

9.《木兰诗》爆笑版

10.《木兰诗》拓展阅读

木兰诗教案 篇3

一:介绍木兰诗产生的背景

请同学讲卡通电影花木兰的故事后,教师讲述: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从历史和地理的条件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诗产生在民间,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二:教学课文1:鼓励学生个别朗读,听的同学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3:双边互动,讨论诗歌内容:从诗歌开头四句,我们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通过问答的形式,第二段点明了什么情节?承接上节的“愿为市鞍马”,第三段写了哪几句?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第三段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用什么修辞手法第四段主要写什么?试逐句分析后再概括内容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

贯彻课改精神,提高课堂质量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

三:教学内容

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四:互动后明确上述问题

五:分散朗读,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六:理解人物: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怎样评价这一人物?1:分组讨论后再交流2:明确:全诗塑造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全诗赞扬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与爱国精神。作为一个女子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不被同伴识破,足见其才干非凡。

七:分析诗歌写法上的特点1:详略得当再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全诗恰当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对偶:

排比:

互文:

附板书:

木兰诗1:代父从军,征途思亲2:艰苦征战,十年凯旋3:辞官回乡,亲人团聚4:吟唱附文,隐喻赞颂

小结与作业

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叙述的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感悟

木兰诗教案 篇4

《木兰诗》教案 教学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生字读音,积累文言词语。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熟读背诵。 2、过程与方法: 师生搜集、筛选相关资料。 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不慕名利的品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2、诵读、背诵。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乐府民歌《木兰诗》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认识一下这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巾帼英雄。 二、新课。 1、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从文体来看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来看是一首叙事诗。 乐府: 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①指名生范读。要求:生圈画重点生字。 ②请同学上黑板板书在文中所找出的重点字,余生订正、补充。 ③齐读全文。 2)感知大意 ①生分组试译。 ②请同学上黑板将自己在翻译中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小组及集体讨论解决。 ③请以“木兰 ”的形式简要概括本诗各小节的主要内容。 ④复述故事。 3、细读探究: 请以“我认为木兰是一个的人,我是从 这句话看出来的。”的形式简要概括文中木兰的形象。 三、总结。(内容、人物形象) 四、拓展。 仿写句子: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 五、尝试背诵。(生根据提示试背后齐背) 六、作业。   1、改写《木兰诗》。2、向班上同学介绍你心目中的女英雄。 教师寄语:木兰朴素善良、深明大义、不慕名利、勇于献身,是一代巾帼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同学们现在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在祖国需要时能够像她那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木兰诗教案 篇5

第一、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基本知识。采取学生自学、互学的方法,老师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知道什么是乐府民歌以及故事背景等知识。

第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说说对花木兰的理解,引起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花木兰的兴趣,并以此导入新课。

第三、整体理解,把我文意。翻译课文,让学生理解文意,并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分析人物,理解主旨。了解花木兰贤惠、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学习她爱国、爱家人的伟大精神,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第五、师生互动,品味赏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课文写得好的地方,让学生先浅谈见解,教师加以总结,赏析课文语言美,理解修辞方法的妙用,如互文修辞手法。

第六、延伸知识,深化主题。让学生找出花木兰还有哪些和另外的一些爱国英雄,深化爱国这个主题。

第七、加以总结,布置作业。总结知识点和主旨,布置两题作业:1、写一个100字左右对花木兰的评价。2、背诵课文,找出写得好的句子。

木兰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基础训练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

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

五、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自编6—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

3、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本单元五篇课文以多样的体裁,通过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事物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依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①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②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依照诗歌的特点,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读熟,读懂,读透,直至成诵。教学中,贯彻先学后导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学,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第二环节:朗读,读准字音

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读通大意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环节:朗读,读出韵律

1、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小组讨论并试读。

3、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

第一段:代父从军——沉郁舒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风趣。 【多媒体显示】

5、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行阅读。

第五环节:朗读,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同时学生思考: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让学生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3、师生共同概括木兰形象: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贪图名利而热爱和平生活,有责任、敢担当等。【板书木兰形象特征】

第六环节:精读,读透技法

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①再读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

②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学生全班展示,师生共同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木兰诗》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如雨般的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和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女妆的的喜爱以及再见战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年征战生活则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娇美的木兰刻画的极富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而这也正是一千多年来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①仍以第三、六段为例,明确:详写就是行文中大量运用铺陈、渲染、烘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

②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示例归纳: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④请学生齐读以上句子,再感受一下他们的表达作用。

⑤除了上述修辞以外,诗歌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们举例并赏析。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板书修辞手法】

⑥师生共同明确:以上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

第七环节:齐读,畅谈感悟

1、齐读一遍。

2、思考:学完本文,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

3、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展示,畅谈感想。

5、教师综合学生所谈,概括引导:自然,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她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广大。作为你们这一代的孩子,享受着祖国发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分担家务——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同学互助——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热心公益——对社会负责……只要有了这样的责任感,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将来也必定是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好公民。——让我们努力!

第八环节:默读,尝试背诵

第九环节:布置作业

1、背熟全诗。

2、以“学木兰 能担当”为题,结合老师的概括引导,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整理成不少于300字的一段话。

木兰诗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I.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教学重点:

(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五首诗都属于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这五首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是传诵不衰的名篇。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

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二、正课

(一),学习王维《杂诗》

1、朗读《杂诗》

2、作者作品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山水田园和军旅和边塞生活是其创作两大题材。

3、评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二)《夜雨寄北》

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牛党令狐1的排斥,失势被贬,一生不得志,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爱情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

3.点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意思是妻子寄信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而我因事耽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时已入秋,年关将近。夜里只听雨声淋漓,池水定涨了不少。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而今我只身独处边远异乡,什么时候回到长安,夜晚与妻剪烛夜谈我在巴山夜晚听雨思乡的愁情。这两句是虚写,想象回家后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

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友(妻子)的心情。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鹧鸪》等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3、点评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扬子江渡口,岸边的杨柳枝叶青翠,一派浓郁的春色,时近暮春,天空弥漫着如絮般的杨花,像我心头滋长的愁绪,煎熬着即将分手渡江远去的人。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中,传来几声短促凄清的竹笛曲调,暮色苍茫,渡口旁的离亭里两位朋友正在告别。从今后你走向遥远的南方,那潇水湘江之畔;而我却要向北旅行,到三秦之地去。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是一手握别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和描写,表现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外,还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前三首诗歌。2.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正课

(一)学习〈〈送社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

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既然五律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远别,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官而离乡背井,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本诗是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

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它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今常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白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悲慨不平心情,流露出对王叔文、柳宗元等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附: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风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三、小结

这三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送〉是七言律诗。前三首是绝句。《酬》是酬答诗,表现作者长期遭贬的愤慨不平的心境。《夜雨寄北》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木兰诗教案 篇9

1教法

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sh;

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sh;

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sh;

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sh;

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

这篇是诗歌,语言生动,句式,教学大纲要求此文要背诵,而且还要求学习它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于是我在上此课时要求学生用以下方法学习。

1、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流畅、传神、齐读要,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归纳法: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并朗读课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背诵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练习法:这种方法最实用于写作,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当我们分析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语言运用能力。

木兰诗教案 篇10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三、 说教学方法和手段1. 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维。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2. 教法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木兰诗教案 篇11

关于《木兰诗》教案

1、初步了解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1、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板书设计木兰诗理清故事: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以旧带新确定目标2分~5分新课导入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旧带新,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师生互动25分师生互动25分师生互动25分师生互动25分一、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三、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四、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五、小结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步骤: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基础训练三、内容研讨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花木兰”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五、反复朗读,当堂背诵。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2、默写你最喜欢的两个自学生倾听,记忆“双璧”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请学生代表把本课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同学学习。借助注释逐句理解情节,理清故事学生思考3分钟后,自由发言,总结归纳。在老师的点拨下,小结课文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汇报交流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汇报交流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朗读并背诵课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了解《木兰诗》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读中学,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理清故事情节,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人物形象,向英雄人物学习。梳理课文内容,使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温故知新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研读与赏析的能力,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研读与赏析的能力,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想像与说话相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能力名篇佳作积累,吸取我国古代民歌的精华。实践练兵,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巩固提高13分~15分当堂训练:1、默写文中的三组排比句2.自编6—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3、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木兰的形象。4、假如当年的木兰来到我们身边,你将怎样欢迎她?还将怎样跟她当面交流?学生独立完 成 老师设计的题目夯实所学,检查教与学的效果课后反思

木兰诗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⑵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⑶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⑷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

⑴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⑶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1: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

设计2:教师播放香港电视连续剧《少女慈禧》主题歌《巾帼胜男儿》:“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质再把持……”,或者播放《红色娘子军》主题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设计3: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同学思考,回答:穆桂英、刘胡兰……)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巾帼英雄图片: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感受她的英雄豪气,女儿柔情。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了解北朝民歌。

教师可安排学生欣赏京剧、豫剧、评弹、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断,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内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⑴辨析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金柝鞍鞯

戎机辔头云鬓溅溅燕山

胡骑啾啾著我旧时裳

⑵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转强帖

⑶通假字:

帖花黄、看火伴

⑷辨析字形:

柝、析、拆、折,戎、戍、戌、戊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或更正,明确:

⑴zhùtièké hántuòjiānrónɡpèibìnjiānyānjìjiūzhuó

⑵骑:jì 胡骑转:zhuǎn 转向贴:tiè 昨夜见军贴

qí 骑马 zhuàn 转动tiē 昨夜见军贴

强:(qiáng)百千强

(jiàng)倔强

(qiǎng)勉强

⑶“帖”通“贴”“火”同“伙”

⑷金柝、分析、拆开、折断

戎马、戍守、戊戌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

教师提示:

⑴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⑵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⑶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⑷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样是五字句,⑴组为“二一二”节拍,⑵组为“二三”节拍,⑶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

3、学生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四、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

2、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句,讲解诗意。如有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

3、一、二、三小组为A组,四、五、六小组为B组,展开课堂文言知识竞赛,每道测试的单号题为A组必答题,双号题为B组必答题。底分均为100分,错一小题扣5分。分值纳入小组计分,最后决出优胜组。仲裁权、解释权归教师。

测试题如下:(多媒体显示)

⑴解释加粗的字。

①问女何所忆

②愿为市鞍马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④朔气传金柝

⑤惟闻女叹息

⑥赏赐百千强

⑦著我旧时裳

⑧旦辞爷娘去

⑨出郭相扶将

⑩当户理红妆

⑾对镜帖花黄

⑿出门看火伴

⑵判断下列加粗词的古今含义有无变化。

①军书十二卷

②双兔傍地走

③愿驰千里足

④赏赐百千强

⑶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⑷说说下列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并再找一些类似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组竞赛完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酌情点拨。

关于翻译。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②关于互文。一要理解“互文”的含义(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二要考虑诗歌特征,译文不能失去诗味。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一句译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两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同样④⑤⑥三句分别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关于句式特点。这首诗在句式上有民歌特色。第①句为复沓句,两句更换少数词语,即构成复沓句,类似的句子有“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第②句为顶真句,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与后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类似的有“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第③句为对偶句,类似的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第④句为排比句,类似的有“东市……北市买长鞭”。

五、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强化背诵

1、教师提示: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力求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选四位同学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评点。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第3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第4段写木兰十来年的沙场征战;第5段写木兰凯旋回朝,建功受封;第6段写木兰辞官还家。

多媒体显示:

2、学生以此图为依据,理清背诵思路,强化背诵。

3、教师设计相关练习,指导背诵。

多媒体显示:

唧唧复唧唧,___________。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

问女何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爷无大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朔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愿弛千里足,_____________。

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我东阁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

学生边忆边思,尝试背诵。

4、全体学生齐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待课堂交流。

网络搜索从古到今杰出的巾帼英雄,并整理成文,讲给同学们听。

  • 大班诗歌家教案

    精选大班语言诗歌教案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找朋友”的游戏。物质准备:小图卡若干,大图谱;幼儿仿编记录表每组一份,线描笔人手一支;实物锁、钥匙各一。活动目标尝试根据诗歌中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理解诗歌中一一对应的配对关系,学习对话句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过程一...

  • 古诗《元日》教案5篇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长江北岸的瓜洲。请同学们先读一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吧!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2024.03.07 古诗教案
  • 诗词曲五首教案范文

    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这要求教师需要认真地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教案和课件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编写教案和课件呢?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诗词曲五首教案”的精彩文章,但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供参考,请勿进行侵权等违法行为!...

  • 桥的诗歌教案汇集四篇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1.诗歌背景图。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

    2024.01.07 诗歌教案
  • 说木叶的教案

    我很光荣地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说木叶的教案”的优秀文章。教案课件是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因此我们教师需要自己亲自编写出优质的课件。制作好教案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之一。希望我的故事能够鼓舞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2024.02.05 木叶教案
  • 修身心得体会范本7篇

    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修身心得体会”的资料,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让你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当我们在某些事情上获得很深的体会时,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形成的体会编成一份心得体会。写学习当中的心得体会应该记下自己在学习教育中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2024.04.18 修身心得体会
  • 2024我的兄弟叫顺溜观后感六篇

    《我的兄弟叫顺溜》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顺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顺溜出生在山沟里,天生一个神枪手,他淳朴,他憨厚,他倔强,他勇敢,在战友的帮助下,他在战场浴血奋战,直到他战斗生涯的最后一秒……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战地友情,谁不喜欢呢?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更加勇敢,虽然我们不能象顺溜那样在...

  • 2024简易劳动合同收藏九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重视,合同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编辑已经为您整理出一篇符合你需求的“简易劳动合同”文章,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您收藏并关注我们的网站!...

    2024.04.18 简易劳动合同
  • 怀念母亲的诗40句

    怀念母亲就像感受到春天的记忆,那美好的时光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根据你的喜好和要求栏目小编给你推荐了怀念母亲的诗,你用过哪些表达心情的句子?在大数据应用的飞速发展中,有一件好习惯就是分享看到的好句子,这时候句子的作用就发挥出它的价值。...

    2024.03.24
  • 诗人表白爱情的诗2024合集

    诗人表白爱情的诗20xx1、个人的时候我忘记我还会孤独。??刘若英《傍晚》2、也许爱来得太容易,所以你不曾珍惜。3、开始忍着不说的话到最后变成了笑话4、天气难过得像个笑话,日子沉默着看时间怎么说。5、...

    2022.02.28
  • 一天得工作计划怎么写

    为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我们可以对每阶段的工作都编写工作计划。如何制定一份有文采又有水平的工作计划?接下来是合同范本网为大家整理的“一天得工作计划怎么写”,请您注意以下重要提示!...

    2024.04.18 一天工作计划
  • 人走茶凉的句子153句

    “人走茶凉快。是否应该烫一烫。为了更好地进入喉咙。”你认为你是否具备熟练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信息是深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经常会分享一些看到的句子。不管是什么心情都能找到相应的句子来传递,以下句子 是合同范本网小编整理,主题为“人走茶凉的句子”,这本小说的情节真的让人心痛我想和你讨论一...

    2024.04.18 人走茶凉句子
  • 最新公务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八篇

    时光荏苒,我在单位工作快一年了。从一无所知到现在,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工作的要领。那段时间,我忐忑,迷茫,也有期待和梦想。我非常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总结自己责任重大,付出了很多努力,逐渐进入角色,收获颇丰。现将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学习理论知识,为政治...

  • 生病写辞职报告

    古语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撰写报告,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单向性、事后性和沟通性五个属性,我们在开始写报告时需要注意什么?合同范本网编辑为您准备了以下关于“生病写辞职报告”的内容,请把这篇文章记入您的收藏夹!...

    2024.04.18 生病辞职报告
  • 环保实践报告汇总7篇

    古人曾说,理论是实践的眼睛,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一般都需要写报告,撰写报告有助于理清思路。您所需的相关信息栏目小编已为您提供:“环保实践报告”,请相信这篇文章里的内容将给您带来很多有效的收获!...

    2024.04.18 环保实践报告
  • 监控工程方案八篇

    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方案能帮助我们有效率地开展工作,以下内容是编辑特地整理的“监控工程方案”,请相信这篇文章对您所需的信息有很好的覆盖!...

    2024.04.18 监控工程方案